誰洗了誰的腦-《北韓深度遊》後記

北韓之於你是甚麼模樣?




提起北韓,一般人大概會想到領導人金正恩、核武、勞改營、饑荒、洗腦教育……我們一直從主流媒體(當中又以西方媒體為主)接收大量對於北韓的負面報導,無不沒把北韓塑造為極端邪惡的鐵幕國家。以至近年市場上出現不少有關北韓的電影和書籍︰《我們最幸福》、《平壤冷麵》、《平壤水族館》等等,多半是以脫北者的角度書寫,人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冒死也要出走。

看了之後,我們對這「神秘」的國度,到底又有多了解?我們常說要看見真北韓,但他們筆下的北韓又有多真實?這樣的描述對北韓是否公道?到底一般北韓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呢?

「除非你更深入去發掘關於北韓的事情,否則你永遠都不會明白這一切是怎麼一回事。」-Alvaro Longoria,《洗腦遊戲》(2015)導演

既然心中有這麼多疑問,與其繼續閱讀別人的論述,何不直接走入北韓,窺探內裡景況,親自體驗和了解當地生活?


要進入北韓,要麼你有特殊身分和原因,要麼就是旅遊。有關於北韓旅遊,同樣有很多刻板成見︰市民都是臨時演員、入到北韓「冇啖好食」、隨團導遊是互相監察的特工,也監察遊客的一舉一動……沒錯,北韓旅遊沒有自由行的選擇,遊客必須參加官方旅行團,而行程裡翻來覆去都只得那幾個景點︰金日成廣場、萬壽台、三八線和少年宮表演,大家只能沿著一式一樣的路線,拍著一成不變的照片。

正所謂好奇心殺死貓,透過參加由一間香港旅行社舉辦的北韓深度遊旅行團,我帶著和一般人一樣的刻板印象,抱著獵奇的心態走進北韓。到底我們看到的北韓,會是自己想看到的?還是北韓政府想我們看到的?除了預先安排的演員和樣板人,我們還可看到甚麼?

七天的旅程,顛覆了不少我對這個國家的刻板印象。行程中,不同於一般的中國團,我們有很多在城市散步和與當地人溝通交流的機會。我不會期望自由行般的隨心所欲,從來跟團的自由度也有限制,何況這裡是北韓?當然,我也不會期望能從當地人口中聽到對政府不滿和對自由渴求等的說話,但交流的過程中,我了解到他們的想法,以及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也許有時會語言不通,但以我有限的韓文,和他們有限的英文、普通話,再加眼神交流,我相信我不只是凝視的旅客(參考John Urry 的Tourist Gaze)。

都是演員

整個旅程能與當地人接觸的機會很多,我們所見到的人都是演員嗎?的確地,我們有見過樣板人。少年宮那些訓練得很好的孩子,招牌式的笑容、熟練的對白,顯然是有備而來的。但是,在與中學生交流的時候,雖然那些學生也是有訓練過,但他們散發的稚氣、羞澀的聲線,一切並不造作。試想想,儘管是香港,有外人來交流觀課,校長也會安排全校最好的學生去見人,你能說這不是人之常情嗎?

在市中心散步、和當地人一起迫地鐵、從旅遊車看出街道、在地鐵月台等了來回數班列車……我們能見到的北韓人民很多,這個政府真的會大費周章安排成千上萬的演員來應酬我們這群普通遊客嗎?也許你還是會堅持說這個政府甚麼都做得出,但並不能說服我。我們分別在兩天經過同一個巴士站,拍下了排隊等巴士的人。他們是兩群不同的人,有著不相同的姿勢,實在不能相信他們是在工作的演員,而不是在過著他們自己的生活。

日常的他們

有人說,北韓市民不能和遊客交流,否則會被罰。然而,除了經安排的參觀,我們也在「自由活動」時接觸過一些當地人。譬如說,我們在元山沙灘嬉水的時候,有團友問當地人借了排球一起打;在遊樂場等團友玩機動遊戲的時候,排隊的小妹妹跑來跑去,她的母親主動教她對我們揮手打招呼;在不同城市散步時,不少天真爛漫的孩子都會主動對我們微笑揮手,女學生們又會害羞地回應我們男團友的「熱情」。這些都是那麼自然、真實,是他們的日常。

當然,我們也觀察到等車、坐車的人不少是目無表情的,但你坐車的時候會有生動的表情嗎?對面車有人揮手,你平日會回應他們嗎?我見過有團友把長鏡頭貼近當地一對小情侶,本來笑著談心的他們馬上就黑面。設身處地想像一下,如果在香港街道上突然有個人走近你、舉起相機向你,我想你應該不止黑面,很可能會動手阻止,所以北韓人在此情況下黑面亦實為不過,也說明了他們只是普通人。

禁忌與限制

北韓旅遊的守則很多,包括拍照要得到導遊的准許、不得拍攝北韓不體面的照片、不能拍攝軍事區等等。然而,守則是守則,實際上兩位導遊沒有十分嚴格地監管我們,一般情況下我們都是自由的,無論是活動還是拍照。而拍照基本上只有幾個限制,並不是得到批准才能拍,相反是在有可能引起麻煩的情況下,導遊才會預先提醒。例如在萬壽台大紀念碑,導遊會告訴你拍攝銅像時必須拍全身,不能裁走某部份;與銅像合照時,不得模仿亦不能做手勢;車程途中經過檢查站前,導遊亦會提醒我們並不能拍攝軍人或保安相關設施。

雖然說得很自由,但有時人就是這樣,越是禁止你去做的,就越多人會偷偷地做,所以大家都拍了很多不被允許的照片,例如軍人、小販、蹲著的人等。據說離境時邊境會有人檢查手機相機的照片,把不體面的統統刪掉才讓你離境,所以離開前我做了一趟自我審查,把照片另外存起來,只讓他們看到合格的。最後發現檢查的人都像臨時演員,馬馬虎虎的。

又說北韓有很多禁忌,一旦觸犯了就會被拉去勞改。拉一個外國人去勞改影響很大,所以根據領隊的經驗,沒有重大過失,就算是逃出羊角島,罰的都是導遊不是你,其他事情如帶違禁品出入境,一般都是罰款了事。

至於名稱的問題,亦有人說入境後必須以朝鮮或DPRK稱呼當地,而不可以用北韓或North Korea。的確地,北韓人深信朝鮮只有一個,Korea is one,南北兩邊只是暫時分開,而且他們並不承認南韓政府,所以不會自稱北韓。然而,當我們交談時,有時也會用南韓、北韓來區分兩邊,以便討論兩地的文化,他們也沒有像傳聞般糾正我們,甚至有時他們也會叫自己做north Korea(north和south都是小楷,因為只是地域的區分)。

無疑,北韓人也很「玻璃心」。為了不能讓人看低他們,至少在城市裡,無論行為舉止、衣著打扮,都看不到北韓人很窮苦的一面。尤其讓我另眼相看的是他們的文明程度並沒想像中低,甚至比鄰國高。比較常見的是會排隊,經常見到排隊等巴士的畫面,還有愛安靜,尤其是用餐時,我們幾次被投訴要輕聲點。另外一個比較特別的例子是他們不歡迎中國團到訪太陽宮(存放著領導人遺體的一個非常莊重的地方),導遊婉轉地解釋是因為他們的行為……想起來也很合理,實在很難控制他們不大聲喧嘩不隨地吐痰……(這樣說鄰國又一地玻璃碎)

沒有網路的世界

其實北韓的文化水平未必如我們想像中落後。金正恩近年大力推動科學技術,大興土木之餘,亦有發展軟件配套。就觀察而言,平壤不少人都有智能手機,導遊小高語帶不屑地說她家裡也有平板電腦,可以玩遊戲、看影片,看來不好用的傳聞也是真的。當然,北韓人用的電話電腦都是連接國家的內聯網,至於我們日常用的互聯網,不是不能用,但代價比較大。北韓是可以帶手提電腦、智能手機等產品,不過沒有漫遊覆蓋,而當地的電話卡要100美金元一張,數據200美金50MB,而且購買手續繁複。要與外界聯繫,可以選擇在羊角島酒店付錢打長途電話,或者用電腦收發電郵。於是,我們非常難得地可以與隔絕一星期,有點像回到過去去旅遊時,大家都不會每分每刻都拿著電話,增加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替這個旅程增添不少趣味。

戀愛自由

導遊小高從第二天開始就不停問我關於戀愛、結婚的事,我還以為他們很保守,後來幾次在大同江邊目睹「街裡愛人一對對」的畫面,才曉得原來北韓男女也是能夠自由戀愛的。小高說,人民大學習堂和大同江是最多年輕情侶拍拖的地方,大概是她的個人經驗。曾經問過小高關於北韓人的愛情觀,他們是不是拍拖然後就一定會結婚呢?原來北韓人除了相對上略為含蓄外,拍拖和分手都絕非罕有,我最有印象的是她的一句回答:「都跟你們一樣啊!」到底,我們與他們的文化差異是否真的如想像中那麼遠?

神一般的領導

最令外人不能理解的,可能就是他們對待領導人的態度。金氏對於他們不只是領導,也是神,是一種信仰。每每提起北韓,總離不開那些激動地揮動國旗吶喊,或是淚流滿面悼念已故領導人的畫面。他們對金氏的尊重,在受長久以來的思想洗腦教育下,似乎是出自真心的,雖然不少人在識破謊言後會選擇逃亡。很多當地人會視到錦繡山太陽宮憑弔金日成、金正日父子為人生大事。據說那裡並不是你想去就去,要申請要輪候要預約日期時間,山長水遠還需盛裝出席。當你看到他們沉重而悲傷的眼神,就會明白到「先帝駕崩」之時流出淚來也並非虛情假意。

再者,在北韓,不論大城小鎮,隨處都是標語橫額、領導人畫像、紀念柱和紀念碑,不時見到「偉大的/金日成/金正日/金正恩/同志/萬歲/永遠地和我地在一起/一心團結」等字眼,長年累月地渲染金氏的偉大形象。從導遊跟我們說的北韓歷史文化資訊,可以知道他們長久以來都被告知金氏為人民貢獻良多,醫療、教育的體制都十分良好,當然他們不會提到有飢荒。有一次去漢堡包店時笑問過小高漢堡包是否金正日發明的,她竟然真的答是。洗腦教育的後果真的不簡單。

我不認同獨裁極權政府的所作所為,尤其是洗腦教育的手段,對此國家的前景感到悲觀,對於北韓人民更是同情。當大陸都要開放經濟,引入資本主義概念實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純共產主義似乎沒有前路。是次所見,北韓開始引入外資百貨、餐館,亦存在街邊販賣等小量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配合開放觀光及漸趨發達的資訊,人民所能接觸到的世界理應會越來越闊,金正恩是否真的能夠繼續控制國民,延續金氏王朝?

時光倒流二十年

話說回來,北韓的落後是因為他停滯了二十年。首都平壤是北韓最發達的城市,能住在平壤大多都是精英階層。平壤市內有完善的電車和地鐵網絡,然而那是殘舊的極具東歐前共產國家或蘇聯色彩的產物。市區不乏新式高樓大廈,市容表面上相當整潔,比大陸很多地方都來得乾淨,整體發展水平與中國二三線城市相約,大致可看得出北韓七、八十年代發展蓬勃的痕跡,亦可以看到北韓從九十年代經濟困難時期開始停滯不前。不知是幸還是不幸,金正恩上台後大推基建,近年開始建造新樓,故此旅程中我們很常看到地盤。

網上流傳朝鮮半島的衛星圖,晚上漆黑一片,在無盡的黑暗中只有平壤會發出一點微光。出發前我也有疑惑,北韓經常電力不足,那麼相機晚上可以充電嗎?又曾聽說北韓午夜十二點後便會全國停電。經過連日來的觀察,北韓的電力的確不甚穩定,旅途中遇過至少四次停電,幸好都沒有危險。不過,晚上的北韓頗為熱鬧,街道上人流駱驛不絕,大型建築、紀念碑、畫像等都有射燈照亮著,蠻不錯的夜景。深夜時分同樣有電,至少我的相機每天都充得滿,從羊角島的房間外望出去,主體思想塔也一直光亮。然而,平壤以外,晚上的確是漆黑一片,但原因不是缺電,而是缺街燈。從平壤往元山的路段,入黑後一直靠車頭大燈發光,從車窗望出去,幾乎什麼也看不見。沒有街燈連續發光,只靠散落的建築物,又豈能在衛星圖上看得見?

眼看未為真

我不是被洗腦而為北韓的種種去解釋,生活在這地方的人沒有自由、沒有人權,國家經濟發展較落後,這些都是鐵一般的事實,但我相信凡事都有背後的原因,況且很多事情只要我們設身處地的細心思考一下,其實很合理。

金氏政權或共產獨裁者都靠著對人民洗腦及思想控制來鞏固地位,但媒體又有否影響我們對北韓的想法?我們會否先入為主地假設所有負面報導都正確,而一些相對正面的消息都是虛假,都是「收咗金仔錢」、唱好北韓的打手?

當我告訴大家北韓不是人們想像中如此差劣,嘗試講述關於北韓正面的東西時,彷彿是挑戰到人們的刻板印象似的,任憑怎麼我解釋也沒人相信。

我明白「眼看未為真」,北韓旅遊也是經官方安排,但當一個國家需要為遊客精心安排樣板行程的時候,就值得我們去思考為什麼有這樣的需要。批判精神是極為重要的,官方給我們旅客看到的事物或許不盡真實,但當中包含的真實始終也是真實的,我們不可能將北韓的一切都予以否定。為什麼對於北韓的說法我們總是帶有無盡的質疑,對西方主流媒體的訊息卻毫無防備地照單全收?讀過媒介文化(media culture),你會發現媒體很多時會因各種因素向觀眾傳遞扭曲了的訊息。

《洗腦遊戲》導演說:「在北韓,事情沒有絕對黑色和白色,與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相同,都是灰色的。」我不否認北韓存在很多問題,但是親身體會過,就會發現北韓不只得一面。再者,世界上有哪個國家沒有問題?

及時行樂

隨著兩韓文化、經濟差距越走越遠,思想也走向兩極,南韓年輕人對統一並不如上一輩般殷切期待,兩個分裂了的國家要和平統一談何容易。雖然維持現狀的機會和呼聲最大,但倘若北韓政權不穩,金氏要以對付外敵來團結國民鞏固地位,那麼北韓前景就更不堪設想。我絕不希望有一天看到熟悉的地方變成頹垣敗瓦。

相信將來每當有媒體報導北韓時,仍然會有很多人不假思索地大力恥笑;而當有人稱讚北韓、替平壤政府講好說話時,會被一面倒抨擊。有人說,去北韓旅行,等於送錢給金氏玩核武,但旅行不應有這樣的計算。倘若有意看看這個不一樣的世界的朋友,不妨到北韓親身體會。眼見未必為真,但至少比你幻想的、比媒體包裝過的來得真實,只要緊記旅途的事物可能經過安排,別忘記帶上你的批判精神便好。

如果真的想到北韓旅遊,似乎越早去越好,北韓顯然正在一點一點地改變。除了政局轉變的危機,全球化的魔爪亦很可能隨時會污染暫時仍然純樸的地方。也許有人會對到北韓旅遊感到懼怕,但作為遊客,我會認為今時今日,北韓比起大陸、甚至現今某些歐洲國家更為安全。

留言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沖繩海外婚禮特別記錄&分享】合法註冊篇

【沖繩海外婚禮特別記錄&分享】整體流程

【沖繩海外婚禮特別記錄&分享】婚戒篇